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四十二、四十三期河仁慈善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17浏览次数:669

    第四十二期河仁慈善论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演讲主题为:善经济时代来临与善知识建构,由必威betway平台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林闽钢教授主持。
    王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第一,善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善经济时代的标志是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价值展现出比经济价值更高的价值。这是由于世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经济发展开始要求重视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第二,善经济时代需要善知识。既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善经济时代,就需要相应的善知识体系来支撑,而善知识就在人们身边,需要大家集体行动去主动发现和构建。第三,善知识具备一定特征。善知识是建设型而非斗争型的知识;善知识是动态化而不是绝对化;善知识是应用型的知识。第四,构建善知识的方法和策略。王教授指出,善知识构建的前提是对人的尊重,要从细节处去发现善知识。在构建善知识的过程中,会发现世界充满了知识,到处都有发挥影响力的地方。讲座的最后,王教授鼓励在座师生以人本主义关怀为前提,从细节出发,去探索和构建善知识。演讲结束后,在场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老师和同学们与王教授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与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第四十三期河仁慈善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演讲主题为:我们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由必威betway平台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周晓红教授主持。
    彭教授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具备四大特点,即: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老化速度非常快,准备期短;人口老龄化出现的时间早;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发展阶段不均衡。同时,彭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国家和地区概莫能外。目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源于人类社会对这种变化缺乏必要和及时的反应、适应和调整,我们需要通过调整或者重构公共政策来协调这种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架构之间的矛盾。在应对措施方面,彭教授认为重新定义老年人口和老龄化、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性特征、长期趋势及空间分布差异等十分重要。在政策制定方面,彭教授提出应该建立多元整合、资源优化、机制创新的整体性机制。

 


 
                      河仁慈善学院  供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