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谋思谈:六朝长江下游家族墓浅论—以墓葬分布密度为线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23浏览次数:571

     3月19日必威·BETWAY人类学研究所新学期的谋思谈又一次拉开了帷幕。在下午四点到六点的两个小时内,人类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领略到了来自日本的学者踏实的学习研究。由必威betway平台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的高级进修生三田辰彦(MITA,Tatsuhiko)带给了我们一场视觉盛宴。
    三田提出什么叫家族墓?并认为家族墓=家庭墓葬,家庭的组成以及规模各种各样(夫妇和独生子/兄弟姐妹/孙子)他说,到现在为止,在各地发现过六朝各个时期的家族墓。但是,可知墓主的墓葬大概是东晋时代的,主要是在南京郊外的。分布于土山丘陵的半麓,十分讲究风水。而对于墓葬的判断,前提有两个:一是最大的前提,只要发掘才能发现正确的墓葬位置;二是,由考古人员发表的通讯(叫“简报”)位于判断的最前线。在简要介绍了一些考古学理论知识之后,三田又举了三个具体的个案分析,分别是①小横山东晋南朝墓(吴郡钱塘县)②建康④建康“佚名”墓地(发掘了两座以上的墓葬,但没有认定为家族墓)世家大族墓(建康=国都)③建康“佚名”家族墓(无法确定墓主)等。图文并茂地生动展示了一向神秘的墓葬。
    三田的演讲引起了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好奇和兴趣,邵京老师认为三田无法仅仅从墓地是否埋在一起来证明是否是家族墓,而应该要有更多的实证信息来加以佐证家族墓的存在;而范可老师则认为,家族墓地是确实存在于世家大族之中的,家族墓确实是存在的。褚建芳老师和杨渝东老师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人类学研究所  研一雷蕾供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