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谋思谈:2012级人类学硕士生预答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17浏览次数:554

     4月16日下午,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本学期第四次谋思谈在河仁楼324室顺利进行。此次演讲内容是人类学专业的三位三年级的硕士研究生报告各自的毕业论文,以期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改善论文。会议出席的有邵京老师,褚建芳老师和杨渝东老师。同时,许多同学们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与演讲者进行了充分交流。
    第一位演讲人是刘莹,她的论文题目是《大学生品牌服装消费的人类学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以牌取人”是否有合理性进行探讨。在演讲中,她详细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结论。在听完她的报告后,几位老师针对她的论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想法。褚老师认为,在分析服装消费时,不应该仅局限于消费者买服装这件事上,还要关注买后消费者怎么用这件服装。曹老师认为演讲者在论文篇章结构方面有欠清晰,建议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关于演讲者的问卷调查的样本量、抽样法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等问题提出质疑。邵老师认为论文的文献梳理略显老套,文章的人类学韵味还不足够浓厚,他也希望讲演人能进一步尽最大努力修改文章。
    第二位演讲者是闫新新,她的主题是《肩膀上的日子——山城棒棒的人类学研究》,她的立意是借自己的研究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棒棒群体,强调对边缘群体的人文关怀。她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她选择了重庆市的三个调查地点进行比较研究,对三个调查地点和棒棒群体各自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对棒棒群体的生计方式和休闲方式做了详细介绍。褚老师和几位同学均认为,她的研究可适当的把身体串联在各个章节,而不是单独放在一个章节描述,其次褚老师建议对棒棒组织揽活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杨老师认为底边社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要正确定义棒棒群体的地位。
    第三位演讲者是李智,他演讲的题目是《现代化的想象——关于社会化养老的意义研究》。他的演讲内容简洁明了,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其一,何为老人,如何认定为老人?通过文献查阅,他认为关于老人的定义问题莫衷一是。其二,他探讨了养老院里老人的生活。邵老师就老人养老金的来源和金额以及老人平时的交往圈问题和演讲者进行了对话。曹老师认为演讲者在文章中关于社会养老的意义探讨的略显不足,和文章题目不太呼应。同时,几位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和建议。
    相信此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不仅对三位演讲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在场的许多同学也有建设性的意义价值,也祝三位演讲者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

                               
                               
 
                                                                        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研一 虞杰丽供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