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谋思谈:南京“第三世界”国际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21浏览次数:1771

   2014年5月15日16:00-18:00,河仁楼324室,本院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谋思谈”如期召开。报告人为心理系何安娜老师,报告题为“关于文化适应,心理学家能从人类学家那里学到什么?——讨论对于南京‘第三世界’国际学生适应经历的有效研究路径”。杨德睿副教授担任主持,出席的嘉宾有邵京教授、褚建芳副教授、杨渝东老师。
   基于人群的跨文化际遇是心理学研究的新兴主题,对于文化适应现象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较空白,且研究对象多在白人移民社会的心理学研究现状,何安娜老师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参与东南大学医学院英语学习项目的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学生。试点研究了20位来自非洲、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地区的国际学生在南京的文化适应。定性研究显示,其遭受到因肤色、国籍引发的严重歧视;缺乏中国朋友;因宗教原因导致的饮食要求难以满足;中文水平有限;对中国人印象极差;认为中国的治安、医疗服务良好;建议同伴万不得已不要前往中国留学。
   报告完成后,嘉宾就如何联合心理学、人类学方法,使得跨学科的文化适应研究有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后续研究展开辨析,引发热烈讨论。
 
 
                                                                                         (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一宋寒昱 供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