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栏目简称}

研究生党支部“社”彩斑斓•活动月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23浏览次数:2651

       由我们研究生党支部主办,院研究生会协办的必威·BETWAY研究生党支部“社”彩斑斓月,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圆满结束。

     系列活动之一:理论专题学习
     12月5日下午在何仁楼101教室成功举办,主题为“学习和讨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学习和探讨你我身边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学习活动由13级学硕党支部杨根茂同学和MSW党支部的王曼利同学结合各自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向全体党员做了详尽报告拉开序幕。随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交流和讨论,纷纷发表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想和体会,主要围绕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大社会小政府等话题展开,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一致认为,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为今后十年改革做出了系统的规划,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改革的大幕,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变化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给我们社会科学的学生提出了许多可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最后,我们研究生辅导员曹慧中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曹老师指出,组织上的入党是一时的,思想上的入党是需要不懈努力和始终追求的,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自身的党员身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在同学中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求研究生党员们能够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并将理论学习与自身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此次集中学习和讨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形式,希望各个支部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让大家乐于参加、有所收获的支部活动。

      系列活动之二:“勿忘国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2月14号,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研究生党员集体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党员同志们在江东门纪念馆悼念广场为在大屠杀中罹难的同胞集体默哀3分钟。随后,大家有序参观了纪念馆各个部分,回顾了日军侵华,攻占南京,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惨痛而凝重的历史事件。纪念馆中陈列了大量当年日军屠杀的现场照片,中外人士对这一惨绝人寰的罪行所写的纪实,对在大屠杀中幸存者的采访,以及当年屠杀南京军民的日本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等,既是当年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铁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历史。
      参观活动结束后,党员同志们的心情都很沉重肃穆。由翟晓燕同志作为党员代表,发表了《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讲话,表达了大家对这段历史的刻骨铭心,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也表达了作为学生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信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振兴中华,这次活动使得所有参与的党员接受了共同的精神洗。

 

       系列活动之三:全能“社”战
       全能“社”战于12月19日晚,在何仁楼220教室成功举办,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郭未老师和研究生辅导员曹慧中老师出席了本次比赛。
       为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丰富党员活动内容,此次全能“社”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题库主要由党史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人类学和人口学五个专业的多名同学踊跃报名参加,共组成了五只队伍,选手们积极备战、从容应战。本次比赛共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比手画脚和汉字听写。选手们在激烈比拼的同时,后援团们为其摇旗呐喊,热情助威,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最终,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3X”队力压群雄,勇得冠军,来自人口学的“DF”队和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混合组队的“美女与野兽”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Mous”队和“渣渣去哪儿”队获得优胜奖。同时,来自社会学专业的赵宽坡同学凭借智慧和幽默的完美结合荣获全场“最佳表现奖”。
     比赛过程中,同时穿插了两次观众互动环节,由两位老师现场出题,观众情绪高涨,赵超越等八名同学分别获赠有院长签名的《中国研究》一本。比赛结束后,获奖队伍发表获奖感言,多名同学深情献唱,制造了现场新一轮的小高潮,至此,本次比赛圆满结束。

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活动合照
 
     随着全能“社”战的结束,此次“社”彩斑斓月活动完美收官。活动既有集中理论学习和讨论,又有实地调研和参观,更有妙趣横生的知识竞赛,我们研究生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组织生活形式,努力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丰富党员组织生活。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研究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协作精神,更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积极向上、团结活泼的精神面貌。

                                                                                             院研究生党支部
                                                                                             院研究生会宣传部、学术部   联合供稿

 

搜索